close



我國的研究生體制是沿襲於德國的「師徒制」

,因此,教授與學生的權利與義務是極不對等的,而且某個角度來說,教授是少數國內唯一沒有「制衡」對像
可以予以制衡的特殊職業。

這一點真的很奇怪,行政院有立法、司法院的三權分立制衡,執政黨有在野黨的制衡。
公務員有政風司與監察院予以制衡,野戰系統有政戰與保防系統予以制衡,國民小學有督學與教育局予以制衡。

但是好像只有大學教授這個身份不太受到制衡。

而且目前國內大學基本上屬於教授治校的體制,教學體系與行政體系乍看之下是平行的,其實卻是從屬的關係
,因為行政體系的老闆,最後一定也是從教學體系中選出,因此,行政體系怎麼可能去得罪教學體系呢。

因此研究生的命運、權利與義務、老實說都是看運氣,遇到好老闆是三生有幸,遇到不正常的老闆那就只能自
求多福了。

這裡指的當然不是說如果研究生覺得老闆太嚴苛,或是老闆不願意輕易讓研究生畢業就是老闆不對,而是目前
的法律條文與客觀環境對師生權利與義務的規範與「氛圍」明顯對教授有利。

或許有的教授會覺得不以為然,但其實這是因為這些教授平常並沒有將這種優勢充份使用的緣故,不使用特權
而不造成問題並不代表特權就是合理的。

在公司,如果員工覺得公司待不下去了,可以隨時打包走人,至少當月的薪水還可以領回家。
但在研究所,一旦研究生因任何事故(包括各種人為或意外因素)而不能待下去時,研究流程則「必定」需重
來一次,之前所做的努力皆付之東流。

跟服兵役沒什麼兩樣,好奇怪。

為什麼會特別提到這個是因為最近跟一些研究生msn,發現以他們現在的處境,還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老闆既不跟研究生說研究作的好不好,也不提出具體改善的意見,不明確的表明在什麼情況下才符合標
準,也不明確的叫學生走,於是這個研究生不知道到底老闆在想什麼,而一旦試圖溝通時,又出現一種不置
可否、拒人於千里的態度。

由於這是片面之詞,所以我也不盡然完全相信這位研究生的說詞

只是我有一個疑問就是-----如果這位研究生說的是真的,這教授存心搞他,既不讓他畢業也不讓他換指導
教授,既不給明確指導也不真正花時間訓練研究生,純然以一己之主觀來判定研究生優劣與否?那還有什
麼體制內的手段可以讓這研究生正當的申訴自己應有的權利與合理的待遇呢?

目前看起來體制內的手段幾乎失靈,因為大學內幾乎沒有制衡機制,只能看這個教授是否與人結仇,看這
老闆的仇家願不願意支持這個可憐的研究生而己。

團長曾經去過幾個學校演講,演講完後會有些研究生留下來跟我傾訴他在研究室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我那時就有一種感覺,為了拿到一個學歷,原來有這麼多研究生己經卑微的在學校委屈求全好幾年了。


表面上學校的法規都定的很「中立」,研究生似乎也能「自由」、「選擇」自己的指導教授,但其實
並不是這樣,例如很多學校規定在開學前就要找到老闆,研究生根本就還搞不清楚狀況,就稀哩呼魯
的被告知要趕快選擇教授,常常在未作充份告知與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便以環境的氛圍讓研究生自
己「選擇」誤上賊船,這似乎不能稱之為自由意志下的選擇吧。

對於研究生研究成果的判定,個人的觀察是,不同人格特質的教授,判定同樣的研究成果,也往往是天
地懸隔,差異極大,通常我們會得到的官方版本答案是---「我們尊重研究生指導教授對研究生研究成果的
判定,畢竟教授當初也是從層層考核的機制中一路遭受審核上來的。因此我們也相信整個體制賦與教授
之審核知能與公正性」

老實說,這樣的說法沒什麼可以反駁的地方,很合理

而問題就在這裡------「太合理了,合理到沒有可以否証的可能性」--也即是,這樣的說明本身就不太科
學,因為,犯了循環論証的錯誤。


而且認真的討論起來,研究生的研究論文、研究流程、研究方法、研究結論都要受到信效度的考驗。
但口試機制與口委聘任機制本身,卻讓人覺得好像沒有什麼信效度可言。(這一點還蠻諷刺的)

因為都是自己人嘛。(不過,如果口委不是自己人,大部份的研究生會更難畢業…=_=a,這又更諷刺了)


不充份揭露、不充份告知、不真實明確向對方表達對方所應知之事實、權利、義務與後果,便是不誠實
與陷對方於不自覺之陷阱中。

不對等的權力義務基礎下,可上下其手的空間很大。而這種無奈,只有曾經身陷此苦的人,才會明白。

其實,這種不公平我覺得好像也只能這樣抱抱怨,也沒變法「改革」到什麼程度,畢竟在目前的學術界,
人治在科學成果產出的效能上似乎比較高,也為既得利益者所支持,在這個前提下,說這些也只是打打嘴炮
而己。

話說回來,這種遭遇以後應該也會愈來愈少,隨著少子高齡化的時代來臨,預計十年後,國內會有六十所大
學倒閉,到時候教育市場會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於是「機制」到時候也就自然「平衡」了。

網路化其實也是使機制更能公正與平衡的重要因素,因為現在的社會,只要有人做什麼事稍微太超過了一點
,沒幾天這仁兄的名字就會出現在網路上遭受公幹。

只是,消息不靈通、資訊不完整的人,一樣會被凹。

資訊就是力量,以前是,未來更會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