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網友說,現在部落格好像比較沒在談研究的生活,而是在談人生哲學了

其實,這兩者都是一樣的哩。

研究生,不只是研究所謂的研究,更是研究所謂的人生,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才
會有什麼樣的研究精神。

而研究之前,要先覺察。

說到覺察,如果沒有一個覺察的問題意識,老實說好像也覺察不到什麼東西

因此問題意識是重要的,如同禪宗公案一般,有大疑方有大悟。

只是說問題意識還是有方向性的,有方向性的問題,才能有方向性的解決策略,只是從某個
角度來說,也讓覺察的廣度變窄,不過焦點卻是可以集中的。

理論是可以玄之又玄,但一旦涉及實踐,不可避免還是要有具體的指涉,並建立質化與量化
的指標。

是故屬於覺察體系的完整構面,也有必要自已一一羅列,再透過我們面對人事物的反射與折
射,所得到的自我認識才能明確中肯。

例如人格的主動與被動,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覺察指標。

一個會埋怨環境,以為自已被環境所控制、以為自已被先天的條件所完全制約與限制的人,
常常就會成為被動的人。

他遇到任何事的反應常常會是防衛式的,因為對他而言,主動的通常是環境,被動隨著環
境而作反應的則是自已,老師出了作業,他第一個反應就是作業是來折磨自已的,人們跟
他講話,他第一個反應就是對方有什麼企圖,是不是要傷害他,當然,心裡的念頭千千萬
,有的也難以如此明顯的語彙來形容它,但他的基調已經被確定了,如同恆星一旦到位,
行星也必環繞在旁,所以這樣的人,每天一起床就覺得自已被世界壓迫,總是作著配合別
人的事,為了養家活口只好為五斗米靠腰,為了讓老闆開心只好強顏歡笑,他以為這是人
在江湖、身不由已的必然。久而久之,他也就習慣了,凡事就是這樣,習慣就好。

沒有對與錯,只是去覺察。

被動如果沒有其相對應的優點,就沒有人會頑固的持有它,一個被動的人是輕鬆而無壓力
的,因為他什麼事都不用做,只要等著作反應就好,他不太需要規畫事情,他只要照著別
人規畫的事情來做就好,也因為他不用作決定,所以他也不用負責任,讓想作決定的人去
承擔作決定的壓力,這樣的人生多快活啊。

被動的人不用去行動,所以得不到東西他會告訴自已說:「反正我也沒有那麼喜歡」,或是
換另一個角度安慰自已:「你看那個人那麼拼,最後什麼都沒得到,還不如跟我一樣,雖然
最後什麼也沒得到,但至少我不用負擔成本。」

面對投資他就會直覺的想,投資就像賭博,沒有人可以確定自已最後一定能賭贏,此外還
要另外負擔投資的學習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沉默成本,算了一算,還是什麼事都
不用做最好,反正事情最後會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如果能夠徹底這樣也就好了

但他其實又會埋怨,別人為什麼要規畫這麼麻煩的工作給我作?為什麼對我的態度那麼差?
為什麼別人不用做我就要做,為什麼政府不照顧好人民,為什麼看個醫生要這麼貴,為什麼
家中的誰誰誰又突然出事了,他又要額外花一筆錢,他以為自已不動,風水輪流轉,好事最
後還是會輪到他,於是他等待機會,結果等到的都是些讓人不是很開心的事。

然後他還會告訴自已說,那些所謂成功的人,都是靠著強勢、壓迫以及算計別人而成功的,
他只是為了保護自已的善良,所以不選擇走他們那種不擇手段、壓迫別人的路。

善良跟懦弱其實只有一線之隔。

如果一個人真的不贊同別人壓迫他人的作法,那麼反過來說,這個人也要有不被壓迫的勇氣
,因為他既然相信別人的攻擊如果是錯誤的,那他怎麼又不斷允許自已接受別人的攻擊呢?

其實他根本是樂在其中,只是他自已沒有察覺。


主動的人相信自已、創造機會,被動的人則相信命運、等待機會

如果把自已一直當成受害者,那麼他所遇到的任何人,都會變成加害人,而這關鍵的思考模
式一旦成形,其人生觀、價值觀、執行力、反省力,都會跟著衍生出來,還形成一種能夠自
圓其說的嚴密邏輯,構成了命運的死亡螺旋。

每個人就這樣創造了自已的實相。

而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防衛性的被動人格與強勢性的主動人格呢?

這就是很隱深幽微的層次了…

其實所謂內向、外向、開放、保守、主動、被動、攻擊、防守等人格傾向,是在我們很小的時
候產生的。

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小男孩或小女孩

雖然你經過了許多事情,經歷了許多悲歡離合,看過的世界也多了,但那個影響你最大、在心中
一直呼喚的聲音,還是那個小男孩或那個小女孩,而你,卻一直沒有仔細的關懷他,覺察他,注
意他/她怎麼會讓你變成今天的這個樣子。


依據版主個人的量化與質性調查,我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甚至是婚姻觀,可以說很大一部份的
影響因素,正來自於我們的父母與親人,他們構成了當我們還是小孩子時,一個想像世界的框架
,你的世界是在那個時候成形的,所以當你想到所謂的「家庭」,你在眼前瞬間浮現的,就是你
家的那個樣子,那樣的窗戶、那樣的門,那樣的房間,就是你建立世界的最早基模。

你以為你的想像可以天馬行空,其實並沒有,你的人格不只被制約,連想像也被當時的你制約了

你不能想像其他一樣實在的東西,你只能想像的是有別於當時你心中的小孩看到的那個實在的東西

看起來沒什麼差別,其實差別大了,那正是你人格最核心的部份。不,不只是人格,連智商、反
應力、體能、體態,都是從那裡衍生出來的。

所有的學習從基模開始,它構成了你內在的內核,它太自然了,自然到你察覺不到它,而又一直
受它深深的影響。

你的感情觀某方面常常也是你對父母婚姻的投射,因為你唯一的參照物只有他們,就算你在書中
看到了別人不同的婚姻,就算你在電視節目上知道了不同的感情態度,但你實際上還是沒有變的
,你還是透過你內在小孩眼中的世界,在吸收這個世界的資訊的,你在家中的地位與習慣的反應
,也常常是你在外面持有防衛態度或主動實踐的反射與折射,你說你沒有啊,你對家人的態度與
朋友,明明就明顯不同,形式看起來可能是不一樣的,表面看起來是相反的,但原因卻都是一樣
的。

就如懦弱的人被欺侮久了,開始怒吼:「總有一天我要站起來」
有一天,他真的成功了,他於是宣告說:「我站起來了」

事實上,他還是沒有站起來

因為真正有站起來的人,根本不用特別強調自已站起來。

所以喜歡抱怨的人注意了,喜歡分析別人錯誤的人注意了
喜歡說自已就是討厭什麼、喜歡什麼的人注意了


只要還有一點點,誰誰誰要對什麼事負責的念頭,就等同於把責任推給別人,宣告自已弱化、無能
為力的正當籍口。

如果不能解決問題,那麼傳播問題有什麼意義呢?叫別人去解決嗎?

所以我有時覺得很奇怪,討論政治的人很喜歡討論什麼政黨如何差,什麼人如何爛,但就是不提出
更有建設性的看法與建議,自已也不真正的投入,看人家演的差很幹,又不自已去演,說政治很黑
暗,卻又不投入去放射光明。

你是要說什麼?,說自已沒能力解決,所以只能在這裡訐譙嗎?

以為自已號召一下,就可以讓別人去實踐去省思,真輕鬆啊,動動嘴巴就好了,就有人幫我們把事
情做好了,死道友不死貧道,別人的小孩死沒料。

以前當兵的時候,總是有人會說,那些士官長資質又差,整天又混,卻一個月領個五六萬,真是肥
缺,這世界就是這麼不公平

我就問,如果當士官長那麼好,他為什麼不簽下去,這時他又說了,部隊是個封閉的世界,每天都
要抱長官的lp,這麼沒志氣的事,他做不下去。

那就奇怪了,士官長們就是能忍受那種生活,才能享受那種福利的啊,那又有什麼不公平。

有一次在一個朋友的家裡,親戚一邊看電視一邊說,這些公務員每天混吃等死,根本是浪費我們辛苦
勞工的納稅錢,我就覺得很奇怪,他女兒明明也是公務員啊,當初也是他覺得公務員好,才讓他女兒
去考公務員的阿。

這就是道德前後不一致,也是幾乎大家都有的毛病,差別只在於,有的人至少還察覺到,有的人根本
就沒發現。

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有什麼樣的政府,這句話是對的。只是奇怪的是,看到檢討政府的多,自我檢討
的倒少。

嚴格說起來,哪有什麼政府?哪有什麼人民?哪有什麼勞工?哪有什麼公務員? 這些人,還不都是千千
萬萬個「我」嗎?


一個人最可悲的是,活了大半生,他才發現,他的身材、外表、經驗、知識、財富、都長大了,而
他內在核心的那個小孩,卻一直沒有成長、幼稚如故。

覺察,無盡的覺察,這是給你的任務,現在開始去找尋你心中,遺落在你有記憶的那個開始,那一
位無知的小孩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