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版主的質性觀察,將近有三分之一的碩士畢業生,畢業之後所從事的工作,都跟
其研究所所修學的專業無關,從其個人的角度來看是學非所用,而從社會的角度來看
則是浪費了國家的教育資源。

事出必有因,會造成這種情形可能的原因如下:

研究生在還沒進入研究所時,就已經預設了一個錯誤的想像,以為日後的工作景像
必定如何如何?而在實際進入職業現場,才發現與當初所預期的判若雲泥,最後自然
壯士斷腕。

研究生畢業後進入職場,初期發現與自已想像的差異不大,所學不夠的部份也勉強
靠著職前訓練得以應付,但久而久之,一個工作一旦作久了之後,才發現這工作好
像千篇一律,沒有想像中的有趣或穩定,或是薪水永遠固定在某個區間,最後見風
轉舵,便決定放棄所學專業,朝向更有「錢景」的方向邁去。

第三點則是,所謂的「專業」可能是一種假相,一個公司需要的專長那麼多,不可
能剛好一個人的專長就能對應到某個特定職務所需的核心技能,既然如此,有專業
背景與無專業背景其實對公司而言差別不大,頂多只能說某間學校畢業的,或某個
研究所畢業的,基本上有一定的知識能力與做事態度,至於這個人到底是否真的適
合這個工作,仍然是大有疑問的。

更關鍵的其實還是一個人的「理性預期」

一個人如果能完全的勝任某項工作,那這個人不會在這個位置做太久,因為他既然
游刃有餘,他會覺得有更好的工作在等待他,一秒鐘幾十萬上下,還和你去吃雜碎
麵?。

而一個人如果不能勝任某項工作,他會經過一段長久的學習,然後最後覺悟到自已
不適合幹這行,於是這個人最後也離職了,畢竟一個工作到底適不適合某個人,他
在一開始其實就有「感應」,已然心知肚明了。

此外,突發的機會、創業的風潮、經由人脈牽線的「肥缺」也不斷影響著一個人是
否按照原定計畫,依專長而選擇職業的抉擇,這些可能性都要預先評估的,很多研
究生都是到了畢業前才發現出社會的問題與在學校所想的完全不一樣,實在是讓人
感到諷刺啊。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個人有什麼的準備就能應對什麼樣的機會,在現代社會
如此多變的情況下,有寬廣的視野,才有準確的定位,試分析如下:

我們可依專長分為以下幾種人:

I型人:這種人有單一的專長,可說是專才,好處是如果遇到與其專業吻合的工作
   可如魚得水,但缺點是若找不到剛好吻合其專業的工作,則註定所學無用,
   專業空轉。

T型人:表示一個人一開始靠一種專長打天下,結果遇到瓶頸,又沒有其他專長提
   供彈性的應變空間,便卡在一處,進退不得。

A型人:這種人一開始靠著某一專長來到了某個公司,但是進公司一段日子後,老
   闆給他新的任務,於是他為了這個新的目標開始學習另一種新的專業,以求
   永遠FOLLOW隨職務所需而增生的需求,亦步亦趨、苦苦追趕,最後也確實
   能符合工作的需求,但也就這樣了,他學了很多專長,但他永遠只能符應「
   目標」內的工作,眼界之外的肥沃資源,他被自已的專長制約,於是也就無
   心也無力去追求了。

M型人:這種人一開始就採取雙專長策略,相當於作空與作多都能投資的切換應變
   ,因為其應變變數的彈性大,也能因應自已的頻率與狀態,切換專長之間的
    變速滑輪,於是面對變局,可說是運籌帷握。

π型人:這個人一開始就不預設自已只能學會某項專長,因為他知道面對多變的世
   局,一個專長是絕對不夠的,而且他也發現,依據80/20法則,任何專  
   業在從0分學到80分,所花的時間遠比從80分到100分有效能,從投
   資報酬率的角度來看,同時將一般會運用到的如「產、銷、人、發、財」-
   生產,行銷、人事、發售、財務等基本學養都作一概略性的了解,日後所能
   發揮的綜效,遠較單一專長為高,而不同專長的背景知識亦有烘托單一專長
   的附加價值效果,就如同木桶理論所示,一個木桶能裝的水是決定於最短的
   木片而非最長的木片上,總體效能的均衡,能製造整體加值的光環效應。此  
   外全放射式的學習,也較能敏銳的「察覺」到發生於自已身邊的任何「機會
   」,這樣的配置就像一個金字塔,隨時可針對需求以配合單一高度專業而集
   中資源,平時為農、戰時為兵,百里殺將、決勝千里。

而這種預設,這種格局,這種定位,是在研究生一入學前就要心有定數、開始磨練
培養的,有視野才有格局,有格局才能定位,有了定位才會敏感,有了敏感才會察
覺,有了察覺才能注意,有注意到才會發現,有發現到才能學習,無形的東西,要
無形的學,若能體察如此,要在職場上登峰造極、超凡入聖也就十有八九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