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了那麼多種不同的心理學後,發現一個有趣的現像,而這現像導致大家表面
上肉體都處在同一世界,但靈魂卻如同床異夢、置身異域。
哈佛心理博士經過十萬份有效問卷的分析後,歸納出人們的主要欲望約有以下十六
種類:這十六個指標不只可以做為判斷一個人行事動機的依據,還可以作日後選擇
另一半的量化指標,此外,以此來作為職業性向的參考,也是相當好用的工具,換
個角度來看,這樣全面化的指標,有助於我們建立一個人各個面向價值觀的系統思
考,是一個相當好的心理分析依據。
以其中的一個指標來說:
秩序:(東西是否擺放整齊、物歸原位、乾淨爽朗)
從感情的角度來看秩序這個指標,如果自已與另一半一樣都不愛乾淨、臭氣相投,
或是都愛乾淨、玉潔冰清,都很好,但若一個特別愛乾淨,一個特別不愛,那以後
就會是雙方彼此不合的導火線。而從職業性向的角度來看,重視這個指標的人則適
合行政、內勤、細心而繁瑣之事務處理。
接下來大約略述其餘指標--
自由(沒有人想被管得死死的吧)
好奇(這是研究必備的素質啊)
權力(權力是最好的春藥)--(os:為什麼不是最好的農藥?)
獨立(財務獨立、身份獨立、地位獨立一直都是許多人追求的指標)
歸屬感(對家庭、國家、所屬社群的歸屬感)
榮譽(軍人追求的就是這個東西)
家庭(天倫之樂樂無窮)
性與浪漫(生理與心理對戀情的欲望)
食物(食色性也)
友情(朋友是撫慰內心最好的對象,安撫指數常勝過情人)
理想(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平靜(榮華富貴有時不是幸福,平靜的清福最難得)
報復(復仇雪恥的快感,是引起動機的一大力量)
身份(身份地位使人自覺高人一等,自覺陶然)
體能(身心一元、有時單純的運動就很快樂)
金錢不算是指標之一,因為金錢是工具,不是目的,故不算欲望
------------------------------------
不過,現在問題來了,以上的指標是會互相衝突的,我們只能選擇其中幾個作投資
組合,而且想要完全達成,難度非常之高。
例如,想要獨立又想要權力(不想要附屬於某個群體,卻又想管別人,那你是想怎
樣?)
想要報復,又想要平靜(難道我們認為對方被報復了,不會想報復回來?)
想要性與浪漫又想要安和、平靜(縱欲過度會油盡燈枯、情感太盛則易放難收)
想要身份地位又想要理想性(都想追求公平了還想高人一等?)
想要歸屬感又想要自由(歸屬就代表是一種羈絆,想套牢又想套不緊,世上有這麼好
康的事嗎?)
想要大魚大肉又想體態優美(只有那種天生吃不胖的人才行吧?)
而我們如果常常搞不清楚自已要的是什麼?就可能是代表,以上的各項指標己經互相
衝突,而自已卻毫無所覺。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身邊許多例子,為什麼有的政治人物有以身殉國的豪情,卻又成為
貪贓枉法的囚徒,有的老師想要成為道德典範,但又想利用機會兼差賺錢、反而給學
生市儈的感覺,有的人以為自已無欲則剛,其實是因為自己沒有察覺到自已的欲望從
別的地方流洩出來。
明明每個旁邊的人怎麼都覺得很明顯,自已就是看不出來。
這些人沒有發現,一個人只要對自已欲望指標陷入認知的偏差,就會慢慢的導引他們
走向自我抵銷的人生。
-------------------------------------
------
由於常常會幫人看相,就發現一些特別的現像,例如大部份的女生都想問感情,而男
生則都想問事業,而且好像只要他們關注的單一指標能夠實現,其他指標就會自己迎
刃而解似的,這就會形成一種奇怪的狀態,例如想要找到一個親密愛人,卻又不關心
日後可能會有的家庭(生兒育女)、好奇(有沒有一樣的興趣)、權力(誰是主誰是
從?)、獨立(對方想作陪、自已卻不想)、歸屬(自已想成家,對方卻不想)等後續
問題,那不是很奇怪?。
不然就是只關注能不能賺到錢,卻不關注未來事業太忙有沒有時間享清福、有沒有健
康花這筆錢?
-------------------------------------
不過或許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大家眼前都只能同一個時刻專注一個焦點,感覺比較
好作事…
,不過我們其實可以反過來思考
-------------------------------------
當我們追求不到某方面特定指標的時候,正是我們去補強其他指標最好的時機
例如找不到好對像,那就認真去賺錢,以後找到對像就無後顧之憂
若賺不到錢太清閒,那就好好養生,以後賺了錢才有命花
若賺不到錢也沒有好對像,那就更有時間好好作研究,搞不好名留青史
若賺不到錢,沒好對像、也作不出研究,那就去做公益,總要排時間做公益吧?
賺不到錢,沒好對像、不作研究、不作公益,那也可以好好鍛鍊身體,可以活比較久…
-------------------------------------
上天給人們最大的公平就是---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長
因此理論上,只要每個人一直做積極有意義的事,或是挖東牆補西牆,理論上都可以
得到平衡
不過問題又來了…
有的人就是覺得要滿足自已最想滿足的欲望,才算是滿足了…其他的代替品都不要,
而這些他已擁有而覺無所謂的欲望,又可能是別人求之不得的…
直接交換如何?如果身份、權力、健康、自由、時間都可以任意交換,是不是皆大歡喜?
因此許多商業模式就是這樣創造出來的,例如網路購物以免稅換取折扣,網路商務以時
間換取金錢等等。
此外任意交換也會遺失一些重要的東西,例如道德,而道德是不可逆的。
--------------------------------------
於是關鍵就在於---「我們最想要的,交換不到,而且愈交換不到的,我們愈想要」
這就是人們把自已逼向苦海的方程式…
至於這方程式如何解,且待下回分曉…
---------------------------------------
- Jun 10 Tue 2008 18:21
欲望的方程式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