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天和朋友一起談哲論玄,談著談著就談到了最近看過的一本書,叫做「秘密」
,這本書主要強調的重點便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也就是說,當你成為某種
狀態的存在時,所有相同頻率的事物,都會被同樣的存在頻率吸引過來。

說起來這本書也不是我自己找來看的,而是一天有位朋友介紹我可以去看這本書,
我只是隨口答應,不過並沒有認真思考特別選一天找這本書來看的企圖,只是
可以確定的是,可能是神經語言程式的訓練,自己長期處於正面思考的狀態,
或許也因為如此,隔了幾天,一位剛認識不久的新搬來室友,居然就自動拿出這
本書來借我看,算起來這也是吸引力吧,這本書就這樣擺在我的眼前。

看完了這本「秘密」之後,發現之前深思過但有些許懷疑的理論,居然在此獲得証實,
愛因斯坦說的實在沒錯,「想像力就是一切,它是將生命所發生的事一一預覽」,
佛陀說的也沒錯:「心如工畫師,能造所有物」三千大千世界,皆由一心所變現,而也
因此佛學經典中有所謂的唯識經典,特別探討人的意識層面在不同層次所造成的
影響力,例如神通是由定力深厚才能養成,而定力的基礎就在於意識的集中,但意識
的集中說的簡單,背後到底是什麼力量讓我們心想事成呢?這就值得好好探討了。

前面的文章中有提到,[ to be or to want ? it's big question.] 在吸引力法則是這麼說的
,其實也是NLP的核心精神-我們的潛意識分不清「要或不要」它只知道我們的「感覺」
並製造出我們的頻率,而宇宙則會接收我們的頻率,然後將相同頻率的事物吸引到我們
的身邊,因此當我們說「我「不要」體重過重」時,我們的注意力會集中在「不要」的意
向上,意思是說,當我們「否定」某項事物時,就等於肯定了此項事物的存在,於是宇宙
也就當作你接受它,自然也就將此結果加在我們身上。

因此德蕾莎修女才說:「我不要參加「反戰」活動,不過要是有支持「和平」的活動,我
可以參加」,聽起來反戰與支持和平不是一樣的意思嗎?但背後所發出的頻率卻有正向與負
向感情的不同,許多知識份子常以左派、改革份子自居,不過我們翻翻歷史的舊頁,以左派
起家的政府,通常幹的比右派政府還爛,而且幾乎無一例外,共產政權清一色幾乎是左派出
身,而歷史也証明了左派本身就有極大的矛盾性,當一個人永遠只會反對,只能破而不能
立,那就不是改良而是改惡了,常常看到很多年輕人喜歡批評,但又說不出具體解決的方案
或改良的建議,忠誠的反對黨不是這麼幹的,於是到了後來,我們總會發現國家好像還是中間
偏右比較安定、有前途。

去成為我們心中想要的成為,也是宗教教我們最寶貴的一課,我們不要去學聖人的行為,而
是把自己當作聖人,去作你認為你如果是聖人你會怎麼去做的事,當你做到理想內化成為靈
魂的一部份時,便開始自然召喚那一份天命,上天就會給你那一份力量,所以蜘蛛人的名
言-「力量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應該要反過來講,「你給自己的責任有多大,上天給你
的力量就有多大」。版主觀察過許多人,有的人天生就是喜歡照顧人,他們那種照顧人不是
別有企圖的照顧,而是一種天性使然,而這種天性也自然得到了人們的敬重與喜愛,照顧人
好像不算是一種專長,而是一種人格特質,但這種人格特質就會召喚許多正面的事物與其靠
近,所以我們會發現這種人的妻財子碌都很圓滿,便是正面頻率吸引正面力量之故。

在愛情的經營上也是如此,心理學家歸納一般人對愛情的認知模式有三種,一種是安全依附
型,這種人因為小時候就受到父母的關愛,因此內心中有一種自信,便是認為自己是值得被
愛的,於是到了長大以後,這種潛意識根深蒂固,自然就散發出自已值得被愛的特質,而也
因此吸引到比較圓滿的戀情。另一種則是抗拒型,因為自己覺得自已不值得,因此在氣勢上
就輸人一截,常常必需靠著討好來想要取得對方的青睞,而這樣的舉動反而適得其反,對方
反而覺得這人凡事順從、非奸即盜,沒有自己的堅持,久而久之,也自然不能接受他了。
從這一點看來,吸引力法則背後確實也是有其科學的理論依據,非全是玄學式的空穴來風,
而且如果太唬爛,版主也不敢在這裡說,畢竟我們還是有一定的研究素養。

心想事成原來是真的,但還是要看我們怎麼想,版主自己的經驗是--「想像的威力真的
很強大」有時候版主可以靠著自己的意志力在夢中虛擬出未來的建築物,再透過空間設計的
技法來對它加以改造,當自己虛擬的景物愈來愈真實,它就會從主體的想像中分離出來,成
為一種被主體經驗的客體,而這客體又回過頭來刺激主體作更有創造力的想像,使得腦海中
的世界更趨豊富與輝煌,愛因斯坦為什麼宣稱想像力比智力更重要,就在於他是第一個靠著
在腦海裡憑空想像宇宙模型,而最後真的証實相對論的人,理論物理也以此作為起點,佛陀
在菩提樹下成道時,說的第一句話-「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六祖慧能頓悟時感嘆
「菩提自性,能生萬法」,應該也都是因為見到了這種生命的「秘密」,而有所感悟,我們
的內太空極可能比外太空更值得探究,就如星際戰警中,那顆掛在狗項鍊上的玻璃珠竟然
是我們的銀河系一樣,我們的內心,極可能與外在世界是彼此呼應的,「此空故彼空,此
有故彼有」真空妙有的依它起性、量子力學的超光速現像,似乎在這裡可以互相呼應。

說起來也奇怪,當天在深入談到「吸引力法則」這個議題時,我們便開始遇到一些奇怪的現
像,首先是邊走邊聊的過程中,居然一直遇到平常不太容易遇到的熟人。

「你看,真的吸引到人了吧」我隨口說說
「少來,根本是巧合」他直覺反應

後來走了十幾步,居然又遇到學妹
「我跟她認識耶,學校這麼大,又這麼晚了,你不覺得很扯嗎?」
「我還是覺得是巧合」

當天也實在很怪,在陪他走入宿舍的途中,陸陸續續又遇到三個熟人

「依據合理的情況下,其他人不可能因為你的想法而改變他們既定的行程吧」他這麼分析道,
而老實說,我也覺得他說的合理

「這會不會是榮格所謂的「同時性」,是一種不可言喻的感應」我有時覺得,當玄學以某種
理論包裝起來之後,感覺就可信度大增。

結果最後一刻又遇到熟人

「………」看到如此多的巧合,朋友最後也只有默默無語

只是這同時在我心中也留下懸念,「to believe or not to believe, it's a question!」

當我相信,我就成為是的狀態,而在這種狀態下,便能吸引是的結果,但這個是的
我,應該也不會曉得,當初若我們選擇不是時,是不是就會改變之後的是呢?這答
案或許自己永遠也無法得知了,不過,那也不是重點,重點是,當我們這麼相信
時,它就不是己經是我們想要的狀態了嗎?不相信自己值得,不相信自己有資格,
正是我們給自己心想事成最大的障礙,所以反過來我們也可以這麼說,為什麼做
好人很重要,為什麼佈施有大功德,為什麼人有必要依照能自圓其說的真理、
同理性、一致性的道德準則來行事,不就是因為作了這些事後,我們的潛意識才
會真正的相信-「Ideserve it !!」-我值得!嗎?

成為一個自我滿足的存在,自然就能愛人,也受人愛,他超越了佛洛伊德所謂自戀
的層次--成為了一個自洽的人。

(老實說,最近事情都很自然的發展順利,不知道是自己的錯覺還是怎樣,難道真
有所謂的吸引力這回事?如果說吸引力法則真有其妙用的話,那這星期日的網聚就是
賓主盡歡,不虛此行…哈。在此版主再廣告一下--12月2日星期日下午1點至4點
於台大集思會議中心-尼采廳(說起來很巧的是,最近剛看完的一本書就是「當尼采
哭泣,剛好借到的就是尼采廳),第一屆不死研究生榮譽團結委員會網聚,現場報名
,免費無料入場,期待一同分享彼此上進的心靈,為這web 2.0的壯闊時代、青春無悔
、儘情乾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