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蠻多網友都會問筆者,到底該不該來唸研究所?
「施主,這就要問你自已了」這個星爺電影中有名的台詞,我想是一個不錯的回答

這個問題其實不那麼容易回答,就像是世界上所有的問題一樣,如果一路追問下去
其實都得不到真正的答案,而只是滿足求問者目前心態的填充品而已,知道了背後的原因
就至少可以知道如何問更聰明的問題,而且,答案還常常隱藏於問題之中呢…

雖然如此,還是大概的分析一下關於這個問題的思路

第一種情況:
如果你像比爾蓋茲一樣,對自已未來的路非常明確,也有一定的實力,並且相信自
已能持之以衡朝自已既定的方向前進,能排除萬難的意志與極大的熱情,那麼
你確實可以不用讀研究所,因為很有可能你來讀研究所反而會大量浪費你的機會成
本,把你原本可以發揮的熱情消磨怠盡,人們一旦進入一種需要考核標準的單
位或組織,就勢必要與環境作一定的妥協,當然,並不是指所有的研究所都讓人有
志難伸,而是組織的目標常常可能和個人目標起衝突,既然你有了一定的方向,何
必還來淌這個渾水呢?

第二種情況:
既不曉得自已的實力何在?,也還在探索自已的方向,也希望與不同優秀的人才互相
切磋學習,或是自已可以透過學歷的加持而能水漲船高,(當然,也有對學術有著崇
高的熱誠等等)那你確實就可以考慮來就讀,一方面當然是目前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必
然,一方面社會對學歷的現實面也是必須考量的因素,因為學歷背後代表的意義其實
很多,有人說是一種個人綜合能力的肯定,有人說是一種對自已期許的自我肯定,有
人說學歷基本上代表了一個人學習的精神,也有人說學歷至少能讓成就高的學長培養
自已,也或是可以虛張聲勢、光環效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之集體潛意識等等…
也因為如此,才讓許多人為了這張紙生不如死,這張紙的價值,我們還是必需有一定
的肯定…也有人會說「現在實力遠比資歷重要」這句話也很值得商確,因
為「實力」從某個角度看起來很實際,馬上派的上用場,但從某個角度看,卻是浮動
的、不穩定的,一個組織需要的「實力」其實很多元,在不同的時期還會有不同
的重視程度,一個人不太可能天生就超凡入聖而面面俱到,記憶能力與體能狀況也不
可能一直保持頂峰,因此「資歷」與「制度」反而成為一種最穩定、最可靠的東西,
也是一個人在經歷風風雨雨之後,一種撐的愈久領得愈多的某種保障…

在了解「實力」與「資歷」,「浮動」與「穩定」,「當下」與「長遠」
「心智階段」與「人性變化」等等之間微妙與互動的關係,並徹底了解自
已在各種情況的適應性等等諸元,再來問自已這樣的問題,相信就會有一定基本的
答案了…

萬變不離其宗,愈變愈相同,人性從古至今幾乎沒有多少改變,男人一直是好色的
而女人一直是愛美的,在職場工作、人生百業上也幾乎是如此,後面的人如果沒辨
法及時看到前人的慘痛教訓,那麼常常也只是不斷重覆前人所犯的錯,當然,我們
也不能讓後進還沒開始經驗就強迫灌輸教訓,這是不會讓人接受的,大部份的年輕
人包括自已,都還有一種「我又不是你,為什麼你就知道我會跟你一樣」不服輸的
鬥志,況且「自已撞牆也是自已負責,何必別人說三道四」,此外,也有可能「小
賭怡情、大賭致富」衝動也未必就會得到負面的懲罰,既然多種原因造成一種結果
而一種結果也可能導致多種原因,那麼這些「有經驗」的人,怎麼能夠「不負責任」
的告訴「沒經驗」的人一定沒有怎樣就一定會怎樣呢?

此外目前研究所的生態也很多元,並不是所有的研究所都很操,文化也大不相同,
有的研究所很開放,很能激發共同學習的意志,有的研究所是可以強迫你被動式的
學習,畢竟有人是要別人強迫自已才會成長,有人則是可以自已主動學習成長,也
知道自已的方向,有的研究所是教授導向,以老闆的意志為意志,老闆成就,學生
也可以雞犬升天,有的研究所是學生導向,以學生的需求為考量,儘量輔導學生可
以同時達成學校與學生的目標,這都是入學前必須考量的要素。

話說回來,由於人生的變數太多,有可能畢業後自已的專長剛好不是目前業界所需
而過的很辛苦,也可能因為很辛苦反而發現屬於自已更好的方向,也可能剛好所學
與實務能搭配,也因為被介紹到好工作而一帆風順,也可能單純只是因為研究所同
學的人脈,讓自已在某一領域發光發熱,由於情況、階段、心態、等等的變化都是
多元的,因此勢必沒有一定具體要怎麼做的答案,而是要自已不斷的問自已,TRY
AND ERROY,不斷探索自已不了解的更隱藏的部份,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已的幸福
之路…

答案已然隱藏於問題之中,還是老話一句

「施主,這就要問您自已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dlive 的頭像
    gradlive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之科學與玄學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