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授為什麼難搞,最大的特徵就是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突然變得難搞,想
想看,如果一個研究生早知道自已的教授很難搞,他還會選他作指導教授嗎?
又,若研究生在一開始就知道自已選了一個難搞的教授,難道他不會事先先
搞清楚這個教授難搞的地方在哪裡嗎?

所以說來說去,最難搞的情況就是,本來一切都按照進度做的好好的研究,
突然莫明其妙教授就不滿意了,而且這種情況通常還很靠近論文口試期間,
這也難怪研究生會晴天霹靂、痛不欲生還狗急跳牆了…

由於教授的研究方法與認知一直在變,而且他們通常也不會直接告訴研究生
做到什麼程度才算合格,於是研究生總是要猜,到底自已目前做的研究進
度是已經符合標準,只是老師希望好還要更好,還是從頭到尾教授根本就沒
有滿意過,但是這種事情研究生也不好當面跟老師說:「啊你到底是要我作成怎樣
你才滿意」,這樣問也是有點奇怪,而且問了之後往往還會得到「你就繼續作下去
就對了」的神奇答案,於是研究常常會陷入一種好像作的不錯,但又好像還不行的詭
異狀況。


聰明的研究生在心裡面最好先內建許多緊急研究方法,或許現在狀況一切良
好,但你永遠不曉得會突然哪一天,就出現以上所說的怪異狀況,而備份研
究方法可以讓你暫時得到一個緩衝,至少當教授覺得你原先的研究進路有問
題時,還可以拿一個自已大概懂的東西作一個解套,有時候,這個解套其實
對研究本身沒有什麼幫助,但卻可以突顯原先研究方法的重要,或至少讓教
授覺得你試過很多種方法,算是用心良苦,或許就讓你順利畢業…

當然還是有一種情況就是研究真的遇到瓶頸了,很多人會有一種鑽牛角尖
的習性,明知可能作不出來,還是呆呆的以同一種方式一直作下去,這樣
不只浪費時間,而且還會因為姿勢不漂亮,教授就更不容易接受了,研究
生最好一開始心中就有三到四種的備份研究方法,能不能派得上用場還在
其次,重點在於遇到狀況的臨時反應,與準研究方法還可以作虛虛實實的
奇正配合,可以塑造出看來很厲害的樣子,以及很辛苦的表相,對於畢業
一定能大大加分

其實一個人的才能本來就是永遠不嫌多,能夠學會更多技巧,就勢必有更
多求生的機會,有人說如果是專才只要專心某一樣事物,不用太搭理其他
學門的變化,其實不然,嚴格來說真正的專才也通常是通才,因為愈專業
的學問,其實常常需要其他學門的知識加以配合,例如電影專業人才,對
於劇本、小說,多媒體創作、文學,也都有一定的了解,重點在於他們不
會漫無目的的將要學習的焦點亂槍打鳥,而是會選擇可以觸類旁通的科目
加以擴張,最後自然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專家,除此之外,一個人在鑽研某
種專業到一定的程度時,一定會遇到撞牆期或瓶頸期,試試其他學門的東
西也常常可以回過頭來刺激原先的專業,有人說這是一種創意,但還不如
說是一種良好的習慣。

未來的競爭勢必更加激烈,當現在你正在煩惱畢業後要作什麼工作時,大師
們已經在想未來的分店與第二專長要怎麼擴張了,成功者永遠有許多賭注等他下
注,而失敗者通常只下一注,而且媵率還比莊家小,人不要自我設限,在
研究是這樣,在人生也是這樣,我們要學習去享受一個操之在我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