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依照美國存在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的研究,人們一生中感到恐懼的
的四個本源分別是「死亡、孤獨、自由與無意義」。

各種心理問題的背後,都有這四大心魔的影子,因此,了解這四大
心魔在吾人內在世界的機轉,將能使我們心靈輕安,活得有意義,
更容易取得快樂與成就感。

我目前正是認為我自己一事無成的時候,但一事無成其實也是我當
下的一種詮釋,我可以利用這種感覺幫助我去完成我在自我感覺良
好時所沒有辦法完成的事,於是再怎麼說,我都不會失敗,因為我
可以看出每一種狀態對我的意義,然後找到那個配置幸福的槓桿。

在書中有提出了如何對應這四個心魔的方法

我試著歸納如下,其實有宗教信仰的人會有一套對治死亡恐懼的獨
到方法,不過有的人屬於不可知主義,而且我認為其實很少人是真
正完全「相信」宗教教義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處於一種半信
半疑但假裝自己相信的狀態。

(在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相信」這件事其實是有問題的,就如同
我們不會相信「桌子」一樣,一定是某種我們目前不確定但我們以
為它有的某種東西,才需要以「相信」去賭注。)

因此我覺得「信念」是一種神聖的賭注,正是因為其不是那麼確定,才
得以有「相信」的價值與意義。

大部份的科學家是屬於不可知論,他們既不是無神論,也不是有神
論,而是無法下定論。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當下,其實也在想,我到底要以什麼樣的信仰人格
來寫呢,因為我發現,我內心有特定具體信仰的人格與理性信仰的
人格互相拮抗,它們各別持有的理論依據都不相上下,而且各有系
統,而我之所以同時保持這兩套人格信念系統,似乎背後也有一種
因地置宜的考量,這是一種將本體界的我與現像界的我分別處置的
不得不然。

我發現同時能將一件事情的道理看對、看錯又看空,似乎才比較能抓到其
中的奧妙哩

純粹從心理動力的角度來看的話,有以下對治死亡恐懼的方法

◎自我實現---將自己一生該做的事都做了,就可以沒有遺憾的死了
   在佛家叫做「諸事己辦,不受後有」,我們也可以解釋成已經把
   自己欠人家的還完了,該貢獻給這個世界的也貢獻了,該體驗的
   也體驗完了,姑且不論死後還有沒有靈魂,至少這一生有個漂亮
   的完結。

◎參與----死亡這種事是太閒的人才會去想的事,一個一直在投注理
   想與熱情的人,不太有時間思考死亡,因此也就不被死亡的陰影
   所遮蔽,其實每個人都害怕死亡,只是心理的防衛機轉將這種恐
   懼隱藏或轉移的很好,導致我們有時居然有一種好像我們不害怕
   死亡的感覺。

◎減敏感法---人只要一直煩惱一件事,久而久之會搞不清楚自己到底
   在煩惱什麼,由於任何事都有邊際效用遞減的現像,因此在生前就
   不斷練習死亡與想像死亡,真正快死的時候就會發現,不知道還能
   想些什麼,不知道還可以恐懼什麼?


而面對孤獨時,人們需要


◎去愛人,而不是期待被愛,而且是一種無條件的愛,在這種情況下
   人們會忘記孤獨,因為己經跟「它者」合而為一。

◎認清其實大家都孤獨,因此去解決別人的孤獨就能化解自己的孤獨

◎去大量接觸人群直到感到厭煩,於是回到希望孤獨的心境
    (還真有物極必反的效果)

面對自由時,人們需要去思考以下幾點

◎人們希望獨立,但又害怕自由,因為自由會讓人有一種「無根」,完
   全要依靠自己的感覺,這種感覺其實跟害怕死亡有點像,人們害怕死
   亡的背後,有一種不曉得自己要去哪裡的,不知依歸何在的恐懼,而
   這正是一種害怕「自由」的恐懼,我們說一個人決定要創業或是安穩
   上班就好,背後其實也有這種對「自由」又愛又怕的態度。因此我說
   當一個人搞清楚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麼,也找到了對治的策略,就連
   生活也會過得更好,更容易吸引財富呢。

◎人們從離開母親的肚子之後,就與世界「分隔」開來,「獨自」的感
   受這個世界,而我們一方面害怕孤獨,一方面卻又響往自由,這一點
   剛好是人類十六個主要欲望中的二個重點欲望---「獨立」與「自由」
   這一點剛好可以看出人的矛盾性與複雜性,或許我們一方面要相信
   「吸引力」法則,另一方面也應該要相信「離心力法則」,你吸引來
   的東西,常常不見得是你願意一直保有的。

而關於無意義,心理師面對一個即將死亡的癌末病人,她察覺自已這一
生的任何豊功偉業或成就或親朋好友或美好回憶,都即將因為死亡而化
為烏有時,她開始覺得這一切都沒有意義,她意識到了不管是任何人,
總有一天都將化為黃土一坯,那麼,人生還有什麼值得追求的事物呢?
她心想自己還有必要維持求生的意志,或是保持凝視死亡的尊嚴嗎?。

心理師如此問道

◎「 妳會死,但妳曾經有過的美好回憶會被抹殺掉嗎?」
    「不會」

◎「妳快要死了,但妳曾經承受的痛苦,妳曾經勇敢的活在世上的精
       神,是有人可以抹殺的嗎?」
    「不會,沒有人可以抹殺」

◎「妳會死沒錯,以後大家也會漸漸忘記妳沒錯,但妳曾經實現的夢想
     ,曾經表現過的美德,曾經有的感受、快樂與經驗,是別人可以帶得
      走的嗎?是別人記不記得可以影響的嗎?」
    「不會,別人再也無法影響我曾經有過的美好體驗」

 「是的,所以發生的已經發生了,不會再改變了,妳的一切,在過去
    成為一種永衡,而妳當下面對死亡的態度,正可以給我們這些還未死
   去的人,一種典範與榜樣,只要妳如實肯定自己曾經活過的這一生。」



   心理師的這一番話,讓病人對自己生命的無意義有了另一番感受,這種
只要「曾經」所以「永恆」的觀念,剛好對治了人們面對「無常」所以「感到
 無意義」的失落感。

(從這一點來看,人們對自己內心曾有的一點小善念,曾有的成就,曾經堅持
 面對挑戰的努力過程,都應該要大大的肯定,因為它們都是「不會消失的」。)

叔本華則是以永劫回歸的態度來面對死亡,還有人則是從平行宇宙的觀點來面
對死亡,這裡要強調的是,真正死亡後的世界,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但我們至
少可以掌握的是,在這一輩子結束的當下,自己要以什麼樣的心境來面對。


看到了這個例子,不禁佩服心理師的創意,不過我想的更遠的是,如果一個人
是罪人,即將面臨死亡而回顧自己一生,那麼它要怎麼想才能使自己不致落入
自暴自棄而且萬劫不復的失落境地呢?

我覺得,這樣的人(其實每個人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一種不確定自己是否己經做
到很好的罪惡感(尤其是發現傳統宗教的標準都訂的很高的情況下,因此或許
可以說其實每個人都會在死前面臨「罪惡感」這個問題)

我試著模擬一下,我認為比較好的心態就是坦然,這個坦然是一種完全的寬恕
與接受,如果說一個人將面臨不公平的「審判」(可能是外在也可能是內在),
那麼逃避與轉移焦點最後都沒有用,而如果一個人得以面臨公平的審判或是不
需要審判(請注意,裡的審判機制同時是人心的需求,同時也是人心不需要的需
求,也就是在現像界的人需要審判,在本體界則「無關審判」(審判的背後意義
有著復仇、公平與正義的意涵,從本體界來看,儘是「人為的佈置」,那麼,
完全的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並接受安排,將可以免去內在人格對抗與掙扎
的痛苦。

簡單來說,就是做錯的事,該補償就誠心的補償,而如果不是自己的錯,是
一種現實交錯下每迫的無奈結果,也直下承擔這個偶然的錯誤,摸摸鼻子快
樂的接受,那麼,此人的心態會是健康的(這是一種死亡前對內在的態度,與
「此人後續下場與發展」無關。)

存在心理治療說起來是一般人根本不太有機會可以得到諮商師服務的治療,
因為它太抽象太難以定義,也很難用某一種解答去對治它,存在的心魔既
不容易把握,又隨時會轉換成其他各種心理症狀來掩飾,它可以說是一個
能不斷隱身又不斷變化,心魔中的心魔。


一個人愈是追求快樂,就會離快樂愈遠,於是才會有人說,「煩惱即菩提、樂向
苦中求」

一個人愈是追求意義,就愈會覺得沒有意義

托爾斯泰在五十歲的時候,家財萬貫且文名遠揚,但有一天他開始想

「我有地產三千多畝,僕人三百多位,文章在各國也赫赫有名,但是,這又
有什麼意義呢? 就算我是全世界最有錢最有名的人,又怎麼樣呢?」

從此他活得非常消沉,因為他以「銀河之眼」看到了自己存在的渺小

(銀河之眼是人類才有的,也就是一種能從遠觀第三者的角度看待自身存在處境
的能力)

後來他從農失身上得到啟示,才慢慢不再消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夫,不會問說,吃飯有什麼意義,太多悠閒時間的人比較
會想,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 動物不會想這麼深奧的事,人才會想,因此人的痛苦
來自於人的「聰明」,反過來說,人得以「解脫」也來自於這種「聰明」)

「有些事是不需要意義的,需要意義才做那就太不自然了」

於是


「聰明」人口中才會提出的問題,笨蛋反而最能夠回答。



經過以上對人生四個「存在艱難」的思考,我慢慢覺得,各種痛苦的感覺
似乎都來自於執著,也就是先有了對某一件事的預設,就有了接下來對這
個預設可能會有不好演變的「負面想像」,我們很少問說自己一開始的直
覺與預設哪裡錯了,而會一直對「預設」之後的「悲觀想像」鑽牛角尖,最
後把自已逼入死胡同。

吾愛此身,吾患此身。


太把這顆身心結構體所「想」的當真,好像就會出現這種煩惱,而這也是我
認為人似乎需要透過不斷切換人格來找到自身盲點的重要原因,以甲人格的
執著來對治乙人格的煩惱,再以乙人格的無所謂對治甲人格的認真,立場不
斷的對調與轉換之下,似乎會發現,這些人格都不是我,也不為我所有。

我空了,煩惱也空了,但是,卻更「無為而為」了。

我樂觀的認為,到了那個時候,所有值得煩惱的理由,因為都沒有實際的基
礎,也就沒必要特別去對治了。


而這種樂觀,不需要理由,也不用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