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這個連續吃兩天荔枝的人就是我,因為我不小心買太多荔枝,不趕快吃完怕它會壞掉,而這裡的矛盾
是,如果只是為了趕快把它吃完,身體可能會壞掉…
從這個角度來看,以前的人認為糟蹋食物是一種浪費,但現代人認為食物就算沒吃完,化成肥料一樣可以
讓土地有更好的再生資源,並不能以人的「受用程度」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加上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
任何行為都有其間接效應,例如因為某些人的「豪華」,才有「名牌」的產生,也才有「名牌」的
「供應鍊」與「工作機會」之產生。因此,「朱門酒肉臭」與「路有凍死骨」並非絕對的因果關係,不過
古代詩人為了文學上與感情上的需求,必需特別強調其中的必然。
諾貝爾獎經濟學家沈恩對於非洲的饑荒作了多年的研究,他發現一般人都把饑荒認知為是地球資源趕不上
人口增長的速度才會導致糧食不夠,但實際上糧食一直都是夠的,只是這些非洲國家的政府無法公平的分
配這些糧食給需要的人,因此「資源」不是問題,「分配」才是關鍵。
也因為「供給」決定「需求」,因此經濟學也出現一個名詞,叫做「節儉的矛盾」,意思是說當大家都不
花錢而用來儲蓄時,社會上很多東西都沒人買,然後也間接造成工資發不出來,最後又形成失業潮,儲蓄
的效果反而是大家都愈來愈貧困。
經濟學某個程度會造成道德的危機,因為大家會發現,當一些我們以往認定為不可以價格與效用來衡量的
東西其實都是能衡量與比較或交易的,我們就再也不能拿具體的「案例」來証明我們心中「抽象」的認定
了。
另外我看了經濟學理論近年的發展也發現一件事,那就是隔行如隔山,在某個專業領域中明明是常識的東
西,拿到另一個專業領域來發表就會變成此另一專業領域的創新大師,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很支持學科的
融合,異質介入不管是從知識演化或民主效率的角度來看,都相當可取。
當然,當大家都這麼做的時候,就會產生因為有太多大師而沒有大師的情形,學生也會因為要讀太多大師
的理論而受不了,於是----太陽底下無新事,大師最好就只有那麼幾個,而且還是愈老愈舊的大師最會被肯
定,原因為何?因為他們死掉太久了,找不太到什麼可以爆料與攻擊的負面新聞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