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直以來,如果身體狀況不好,就有什麼事都不想做的感覺,而這樣的感覺
仔細想來,也頗值得思考其中意趣。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健康的心理來自然健康的生理,因此強國必先強種,強
種必先強身,身體一旦結實,心智就不致軟弱。

當然,這樣的說法有其相對的確立,然而一個柔弱的人由於要面對的心理衝
擊遠高於常人,因此,柔弱的人倒有可能比常人真正達到所謂意志的堅強
許多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學的身體弱於常人,但反而更能突出其意志之
無所侷限。

從觀心無常的角度來看,人所以為的自我,只是在健康的時候,狀態良好的
時候,一旦身體狀態有異,往日情懷與滿腔壯志,俱己隨風消逝、彷如昨日
,我們往往看到許多政治界的人物,晚年之後荒腔走板、前後不一,便可察
覺生理影響心理之不可謂不大。

而這樣的身體,在平常時不覺其重要,緊要關頭方發現其難以駕禦,令人汗
顏,因此在命理學中,識人財富積累能力以身體健康為第一,遠勝於面目五
官之曲直賦形,實為真知灼見。

而在此氣息不調之際,心中情緒竟達無有波瀾之平和,或許就是這樣吧,朝
氣旺盛、生氣勃勃的年輕人,心境所感受的是一朝風月、萬紫千紅,而日薄西
山、形容枯槁的老年人,所感受的則是萬古常空、寧靜致遠,心境不同,則
意趣不一,心之所向則雲山分立。

此時正是思索人生之最佳時刻也,身強體壯時,論理精嚴、思緖百變,理路順暢而
一日千里,難而,面對終將由盛而衰之身體與記憶難存之心智,學富五車已無啥意
義,此其時也,倒可捨棄累積己久之豊富知識、直取那直覺之一道靈光、復歸於那
無何有之鄉。


「為學日增,而為道日損」----老子二千年前之所言,仍如照世明燈,灼然閃亮…




(寫得還真是老氣橫秋…話說回來,教授如果太老,說的話確實學生都開始聽不懂了
這是因為不同的心境,使用的是不同的語言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