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漫想之一

其實我在懷疑
無中生有的我們
潛意識都覺得自己虧欠「負」這宇宙一個「我」
所以
還債的方式就是「痛苦」
表示欠虛無一份人情借貸
不過
虛無本身如果有感情
覺得我欠祂
那麼祂就不是虛無
所以推理到後來
應該是自己害怕自己內在的對立者
於是不讓自己太快樂
深怕快樂後自然擺盪回去的不祥感
以及得而復失的失落感

不過這顯然也是一種二元對立的思考
但二元思考儘管看起來非常的對稱與結構平衡
但其實仔細想來也不合理
因為我實在沒道理惡搞我自己
曾經存在就是永遠存在
根本沒有負存在的道理

因此我想要問你一個最重要的哲學問題

那就是
你到底在害怕什麼
為什麼你在潛意識不敢勇敢徹底的快樂?

如果你覺得好像有一股冥冥的力量在惡搞你
其實你應該以更快樂的姿態來反抗這股力量

而如果你是因為生存的必要性與人事道德上的負庂感
而不快樂
那慚愧也該適可而止
因為負面情緒很難彌補人家

不快樂的必然性理由並不存在
反而是等著你去挖掘更不一樣快樂的自己

這世界一直只有「祢」存在
「祢」絕對不會惡搞自己

那創造世界的一念無明
我覺得是「祢」要譜寫終極無盡喜劇版本中
一開始感到痛苦而最後能大爽快的
伏筆

有「誰」能阻止我在「終極存在意義」上這麼想呢?
並反駁這麼想的合理性呢?

我認為

並沒有

 

 

★生活漫想之二

據說我們這個世界

是某位神祈所夢出來的

就像是我們自己做夢

也會夢出其他我們無法預期其反應的人一樣

於是我們在夢裡做夢

只是不曉得

我們夢裡的人

是否也有自己的夢

若此說為真

那世界還真的是沒有所謂的「實相」

因為不同人的夢

某種程度就會有不同的真實

 

★生命漫想之三

有一個說法是

我們每個人有屬於自己的時空泡

因此雖然看起來與別人共享這個世界

但其實都是各別獨立的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或許可以證明每個人的時間是相對的

例如如果你的速度接近光速

則你的時間停止

而別人的時間則繼續流動

如果這麼想的話

自己好像變得非常重要

因為你根本是你自己這個世界的主宰

而且如果你死了

對你而言整個世界就消失了

不過人很奇怪

明明這個「我」這麼尊貴這麼難得

卻還是有辦法把自己搞得那麼不快樂

我覺得或許「想像力」會是改變這種狀況的關鍵元素

你可以想像你突然接到醫院健康檢查的通知說

你得到癌症還有三個月的壽命

於是你開始發現自己看世界變得不一樣

所有的人事物在你面前不知怎麼的變得非常珍貴難得

那憂愁的情緒讓你都想跟每一隻流浪狗流淚道別說再見了

而正當你痛苦到無以復加時

忽然又收到通知說

健康檢查的報告寄錯了

你實際上是很健康

此時的你

是不是可能有一種重新做人的感覺

我最近覺得

其實現代人物質條件都充足了

就是心理的問題想不開

儘可能去思考可能還更困難的處境

你會發現

其實現在還真的己經算是幸福

而如果再想得更深

很可能可以進入無欲的世界

有欲與無欲是一種選擇

但是人們害怕做這個選擇

 

★生命漫想之四

我最近一直在學王陽明

那就是坐在房間裡看著一個東西不動

然後思考人生的意義

我開始模擬死亡前的迴光返照跑馬燈

從自己從可以記憶的時候想到昨天為止的人生

我似乎發現有趣且深奧幽玄的東西

那就是

我們可能其實什麼都不想要

我們是被很多外在的東西去逼迫去制約而去要什麼東西的

我的欲望是被生理與心理環境制約建構出來

於是我為了我的欲望而害怕失去

因此我自己也建構了我的痛苦

當然有人會說

痛苦的經驗是別人給的

但反過來想

是你允許別人給你這個痛苦經驗的

當然我不是說被別人打不會痛

而是說所有的事件其實都是中性的

只是我們給了它太多我們的詮釋

於是整個世界到現在為止的故事

都是你自己不經意或有意的建構出來的

你忘記了你

有重新開始選擇起點的自由

而這個自由其實不是叫你重新再活一次

而是你可以重新給予你的時間新的意義

同時發現當初的感受

其實也只是一種錯覺

生命不必重來

因為生命根本就只在現在

 

★生命隨想之五

玄想看起來好像沒有價值

但對於自我悅納殺時間倒是非常有用

我以前本來以為無聊只能看小說

直到我發現

自己也是一本小說

只是小說家現在才開始在腦海裡寫故事

說起來真正的小說家並不用抄襲

他只要想起自己的前世今生就可以

故事之所以感動人

大部份是因為看的人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

而所有的故事都早在我的腦海裡

我腦海中的原子與二百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的原子壽命是一樣的

照這樣說來

我應該可以回想起從大爆炸到現在為止的一切事情

大家看到這裡應該會覺得我瘋了

因為邏輯實在太跳躍

不過我實在很想說

科學哲學很多理論

其實也很跳躍

而且還很沒意義

不過可能是因為我曾經有瀕死經驗的關係

才讓我如此相信根本世界就在我心中

然後透過回授來讓我選擇如何感受一次

所以六祖慧能才說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就以憂愁煩惱做為例子

我發現許多有心理問題與疾病的人

人生最痛苦的心理經驗

大部份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例如失戀、死亡、生病、失業

當然都是一種負面情緒事件

但老實說這些事件只能算是導火線

把這個人內在的憂愁整個拉出來的導火線

因此同樣的事件

不同人卻有不同的反應

而這似乎也證實了每個人的心中

有一個完整的集體情緒資料庫

如何召喚好的情緒

如何去調配組合情緒的三昧

理論上是可以去宏觀調控的

這個想法很簡單

但可以拯救世界

不過

因為太簡單

所以大部份人不會相信

這就是

所謂的

正信希有

 

★生命隨想之六

玄想有個好處

那就像是作夢

你可以有做一件事的優點

但卻可以沒有做這件事的缺點

舉例來說

當皇帝當然是很爽

但是每天要日理萬機還要耽心被暗殺也是很可憐

歷史上的皇帝實際上也沒有那麼好幹

雍正皇帝是過勞死的

康熙皇帝一年放不到三天假

工時還不符合勞基法的規定

有時仔細想想

拼命追求到的東西

很可能最後會發現根本好的享受不到

壞的卻要一直負擔下去

一個不會役使屬下的主管

可能不當主管還比較幸福

當周遭都在催眠你說要有房有車有錢才能生命自由時

其實你在當下就不自由了

而且買了房要揹房貸

買了車怕被偷

你很難不去迴避每件事負面的那一部份

這樣想起來

想像最好

因為想像的那一瞬間得到了

想完那東西就又不見了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說法很阿Q

因為這很可能是一種得不到才這麼拼命想的妥協

我本來也是這麼認為

 

但後來再想得更深

所謂的得到

真的就只有意識與想像到自己正在得到的那一瞬間

才真的有得到耶

 

就像你現在如此寶貴的生命

快要死掉的賈伯斯

拿一百億美金跟你換一半的壽命

他也一定要的

 

可是你卻沒有意識與想像到你現在得到一百億美金也買不到的東西

 

難道不是嗎?

 

佛說
眾生本來成佛
只因無明妄想執著
而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於是有學生很無恥(很有勇氣)的舉手發問
如果本來是佛
那現在我們到底在這裡幹什麼

然後佛祖就在圓覺經回答了一段我聽了好像有點懂又好像不太懂的內容

不過以我目前淺薄的智慧

我覺得是 因為「無聊」

依照華嚴經對涅槃的解釋
就是所謂的「常樂我淨」
也就是從這個苦空無常的世界
回到一個據說是不在時間內像電影露西最後般無所不在的法身

而法身會無聊嗎

於是我們回過來想到底所謂的「樂」是什麼意思

因為如果無聊就會不快樂,而樂就不會無聊

一直快樂的最後
應該就沒有所謂的高低起伏
於是就
開始「無聊」了

然後無聊就會想玩遊戲
玩遊戲就要設下限制規則
然後玩家最好都在有限資源與有限資訊下玩這個遊戲
那麼這個遊戲才會好玩
而遊戲玩不好的人
還會被懲罰

這樣想一想
這個地球還真的蠻像一個遊戲場

但是
似乎又是一個嚴厲的考場

遊戲玩到如此讓人驚心動魄
恐怕也是這些當初決定下海的這些玩家始料未及

我從剛開始寫到現在的名詞
「遊戲」「快樂」「嚴厲」「懲罰」
其實也都是人為建構下的「概念」
實相可念括這些概念
但不被這些概念所含括
於是這也是為何
語言無法直達真理

於是我也只能瞹昧的說一些瞹昧的話語
來接近那幾乎無限透明的藍

寫到這裡

對於世界的假設
也是一種玄想

不過
大部份的人所接受關於這個世界的解釋
其實也沒有高明多少

有趣的是
明明是客觀的事件
在藍綠兩邊政治人物的詮釋之下
我們好像有一種活在不同時空的感覺

人被故事所制約

你愛這個故事
你也恨這個故事

 

 

 

 

 

 

 

 

 

 

 

 

 

 

 

 

 

 

 

 

arrow
arrow

    grad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